“從高壓電纜絕緣料實現國産化勢在必行來看,無論從國家利益和民族工業發展還是未來發展前景都是有益的,城市架空電線入地、城市擴張等都需要大量高壓電纜,高壓電纜市場廣闊,因此高壓電纜絕緣料需求量也有很大空間。”上海電纜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吳長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高壓電纜絕緣料國産化對電纜行業有何重大意義?
吳長順:高壓電纜絕緣料國産化工作是國家鼓勵的項目,在國家産業政策上肯定受到支持。此項目的國産化重大意義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打破國外在此行業的壟斷。加快高壓電纜絕緣料國産化工作,是打破國外壟斷的唯一途徑。
二是對降低高壓電纜價格意義重大。高壓電纜絕緣料到目前為止完全依靠進口,價格的話語權在國外供應商處,影響了高壓電纜産品的價格。如果高壓電纜絕緣料實現國産化,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三是對絕緣料生産企業技術創新、産品升級換代意義重大。在我國部分電線電纜絕緣料生産企業都徘徊在低檔次、技術含量低的産品上競争,高壓電纜絕緣料的生産從原材料篩選、生産工藝、淨化處理和生産設備都不同于其他絕緣料的生産,無論在生産裝備、生産工藝和産品質量控制等方面都是含有技術創新工作,在産品運用和産品質量控制等方面都是一個質的飛躍。高壓電纜絕緣料國産化方面實現零的突破,在電纜行業起到升級換代的作用。
記者:絕緣料上遊企業目前對國内高壓電纜絕緣料原材料的重視程度如何?如何管控原材料的質量?
吳長順:随着産業鍊的延伸,作為電纜料的上遊石化企業,已經認識到電纜材料,特别是高壓電纜絕緣料具有廣闊的市場,而且具有發展空間。因此,國内主要石化企業紛紛把注意力轉移到電纜材料行業,這是很好的現象和發展趨勢,有利于高壓電纜材料和特種電纜材料的開發和國産化進程。
但是作為石化企業應該認識到,作為電纜材料的樹脂材料有其特殊性,應該根據電纜材料的要求設立專門生産設備、工藝參數和流程等,以便生産出的樹脂滿足電纜料的要求,隻有這樣才能對電纜産品質量加以控制,使國産高壓電纜料和其他材料健康發展。
記者:高壓絕緣料未來的市場前景如何?
吳長順:高壓電纜絕緣料用量按每年20%的增長率來看,市場前景是非常廣闊。按照最近幾年使用高壓電纜的長度和截面推算,全年高壓交聯電纜材料的需求量大約在4萬~5萬噸左右,作為原材料生産企業應該抓住政府提倡、市場潛力大的發展機遇,開發國産高壓電纜絕緣料,搶占先機,替代進口,為高壓電纜民族工業的發展甘做“開路人”。
記者:目前高壓電纜絕緣料面臨着哪些發展瓶頸?企業該如何解決這些瓶頸?
吳長順:高壓電纜絕緣料國産化主要面臨的發展瓶頸是:一是投入大,二是技術難度高,三是要與原材料供應商緊密合作,四是用戶認可度不高。
有條件的國内知名電纜材料生産企業理應加大投入,開發國産高壓電纜絕緣料,政府應無論從政策上還是資金上給予支持。企業應積極組織技術人員攻關,采用産學研的辦法,各自發揮優勢,解決生産工藝等問題。此外,積極配合原材料上遊企業生産符合要求的樹脂材料,從産業鍊上解決高壓電纜絕緣料國産化的問題。作為國内高壓電纜用戶特别是電力用戶應提倡采用國産交聯料生産的高壓電纜,為民族工業做貢獻。
記者:現在國内一些大的電纜廠商都在觀望高壓電纜絕緣料市場,可以說他們還沒覺醒,一旦嗅到市場商機,肯定會一窩蜂進入絕緣料市場。希望政府出台什麼樣的政策謹防此類現象的發生?
吳長順:希望政府部門出台政策,限制盲目跟進,在全國合理布局設點,高壓電纜絕緣料不同于中低壓電纜絕緣料,萬一電纜材料質量問題而影響電纜産品質量問題,進而影響電網供電質量,出現質量事故,危害極大,而且損壞高壓電纜絕緣料的國産化工作。希望高壓電纜用戶在招投标中規定國産原材料用戶,保護品牌原材料生産企業,同時也有利于電纜産品質量控制。